1978年春天,西沙部隊政委一個姓陳的政委來到寶島新村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要求派科技人員幫助解決西沙各島綠化和其它有關問題,當時領導把任務落實到熱作所同志來解決。
春節過完后不久,由鄧勵教授(已故)、陳有義同志、我和其他兩位同志共5人組成西沙考察小組,由三亞榆林港海軍基地出發,經一個晚上航行第二天早上8時許到西沙永興島碼頭。上島后部隊陳政委和地方工委(主要漁民領導)熱情接見了我們,大家一起會談了有關問題。通過會談了解到,我們此次的目的是幫助西沙八個島嶼解決綠化和種植蔬菜問題,解決臺風季節和冬天大風季節蔬菜供不上的問題。以及研究證實椰子能否作為戰略物資,替代醫用葡萄糖注射液。據了解,解放前瓊崖縱隊在海南島五指山區被國民黨封鎖時藥品很難買到,特別葡萄糖注射液更難。在危急情況下,醫生利用嫩椰子水(發育8—9個月嫩果)代替注射成功,解決了一大難題。
在永興島考察一周之后,我們乘部隊的供應船到東島、珊瑚島、深航島、金銀島考察,前后約半個月時間回永興島,然后返回院里。
1980年椰子實驗站在文昌縣成立,西沙島綠化種植椰子的任務落實到椰子實驗站。由于西沙各島氣候環境、土壤和內地差異很大,種植各種植物難度很大。據初步調查,西沙幾個島嶼,主要植被有麻風桐、羊角樹、野紅花、欖仁樹、椰子樹等少量植物。由于土壤全是珊瑚砂,很難種活其它樹種,所以綠化任務難度很大。
1980年4月,椰子實驗站開始履行西沙科技服務任務。我們從文昌西沙物資供應站出發,攜帶椰子苗和其它樹種以及各種蔬菜品種到西沙試種,乘船赴西沙幫助綠化。4—5月份是一年中去西沙黃金季節,風浪少,氣溫不高,但乘船中也有一些同志暈船,吐黃水。走一趟西沙看似美差,但實際上十分辛苦,總是白皮膚出去,黑皮膚回來。
此次我們是首次在永興島種植苗齡為1—2年生的椰子大苗及開展各種蔬菜品種試驗。經過一年左右時間,我們發現試種絕大多數品種失敗,只有莧菜成活了一小部分。經過詳細分析結果認為:西沙自然環境和內地有很大不同,尤其是土壤全是珊瑚風化的細砂,沒有土壤結構,不保水,屬高堿性(PH7—8)砂土,所以很多植物不適應,不能成活。從有些戰士從家鄉帶些土壤和珊瑚砂混合,種植小量蔬菜成功即可證明。
在西沙群島中,有八個島嶼有人居住,其中石島最小,海拔最高(20——30米),距永興島最近,全島由珊瑚巖組成,石林景觀,不能種植各類植物,高峰處安裝雷達。
東島是西沙第二大島,曾經有瓊海漁民在該島開發鳥糞肥,在島上種植一批椰子,早已開花結果。漁民過去飼養的黃牛已形成野牛群。該島特色是有數不清的白色鰹鳥,早出晚歸,繁殖后代,又稱鳥島。天空鰹鳥成群,地上綠意盈盈,野牛出沒,是個全島皆綠的生態島。
珊瑚島和深航島是西沙“革命烈士島”,該島曾被越南侵占過,“一一九”西沙海戰后收回這兩個島,犧牲了十八位革命戰士。
中建島離越南最近,是最年輕、最荒涼的一個島。1980年該島一片白砂,沒有一棟房子、一株樹和一根草。當時守島士兵一個連住在近該島的美軍越戰時擱淺的五萬噸戰船上,船上設備全炸毀,一層船艙住著一個連的士兵。為了保衛祖國,他們過著十分難苦的生活。
金銀島是個名不虛傳的西沙富裕島,該島有甘泉(淡水井),能種蔬菜,有海棠樹、椰子樹,可謂南海植物園。還有許多無人居住的小島嶼就沒有條件調查。
1981年西沙工委大量引進椰子苗開始試種觀察,發現大苗和中苗基本上都死亡,卻剛發芽的椰子果大部分(80%—90%)種植成功。我們分析主要原因是大苗椰果中的養分(椰肉)差不多都消耗完,剛萌發的小根不適應珊瑚砂地生長。找出失敗原因之后,我們建議西沙工委和西沙部隊綠化多采用剛剛發芽椰果,隨后各島種植椰子多采用小苗,都比較成功。這是幫助西沙綠化解決第一個難題。
關于椰子水應用問題,西沙部隊領導十分重視。我們協助采集樣品,主要采收椰果發育8—9月的嫩果,因為其葡萄糖糖含量高,礦物資含量較少,適合藥用。然后由部隊領導將椰果運到廣州、上海和華南熱帶作物科學研究院進行成份分析。用椰子水在動物、人體上進行試驗,結果認定在特殊情況之下(海上被封銷,西沙島上無葡萄糖注射液供應)可以應用。部隊領導告訴我們有關材料保存他們那里,不能發表文章和論文。這是為西沙解決的第二個椰子水應用問題。
第三個問題是各島莧菜食用問題。西沙最容易種、最常見的菜就是莧菜。在臺風和冬天北風季節,由于大風影響,海南島很難運菜到西沙,故西沙軍民只能吃西沙能種的莧菜。然而后來出現的一個問題引起了島上軍民的困惑。長期生活在島上的戰士發現都有關節痛的毛病。而半年在島上捕魚,半年回海南陸地上的漁民卻沒有出現這個病痛,原先大家認為海島濕度大,易引起關節炎。經過仔細思考后,我們把西沙各島的蔬菜樣品帶回熱作研究院分析室分析,發現莧菜含鍶(sr)量(微量元素)特別高。經有關醫學專家分析,認為經常吃含鍶量高的蔬菜會得關節炎通病。我們將上述情況告訴西沙部隊領導,他們認為此事不能寫文章或報導,引起不良影響,解決的辦法是上島士兵三年一換,不長期留島,這樣問題就解決了。這是我們為西沙做的第三件事。
我們陸續幫助西沙科技服務十年,和西沙軍民一起綠化西沙,解決椰子幼苗種植、嫩椰果椰水應用及西沙莧菜應用等問題,心里很欣慰,而西沙群島經過軍民共建的努力,也呈現了日新月異的變化。永興島建起了飛機場,擴大了碼頭;中建島建起了營房;當年綠化該島的椰樹,也早已開花結果。 在黨中央的關懷和正確領導下,現西沙、中沙和南沙三個群島礁及其海域已成立了三沙市,對此我深感高興,因為我們對西沙充滿著深深的熱愛。
作者:毛祖舜,男,77歲,1936年6月出生,原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椰子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