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熱科院品資所牧草研究團隊在木豆耐低磷脅迫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揭示了木豆基因組進化過程中耐低磷性狀形成的分子基礎。
木豆是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重要的食用豆類與飼料作物,其對缺磷的酸性土壤具有極好適應性,但潛在的分子機制尚不清楚。該研究對已公布的木豆基因組數據進行深度挖掘,發現磷響應基因在木豆基因組中通過串聯復制事件大量擴張。同時,整合多組學研究方法,揭示了這些擴張的基因家族參與木豆對磷素的高效吸收與利用。該研究結果對熱帶作物適應酸性土壤機制研究及培育耐低磷新品種具有重要參考價值。該研究也說明了結合物種特性,對基因組測序數據進行二次挖掘的重要性。
相關研究結果以“Integrated multi-omics analysis provides insights into the genome evolution and phosphorus deficiency adaptation in pigeonpea (Cajanus cajan)”為題在線發表于《Horticulture Research》(中科院JCR一區,TOP期刊)。中國熱科院劉國道研究員和品資所劉攀道副研究員為論文的共同通訊作者。品資所與海南大學聯合培養的碩士生劉春為論文的第一作者。該研究得到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農業農村部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培養計劃、中央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等項目的支持。
木豆基因組中磷脂代謝相關基因的串聯復制擴張
全文鏈接:https://academic.oup.com/hr/advance-article-abstract/doi/10.1093/hr/uhac107/6586538